立春的近义词大全

  • 近义词之1:雨水
    词语释义:二十四节气之一。在公历二月十九日前后; 雨。
  • 近义词之2:惊蛰
    词语释义:二十四节气之一,在3月5,6或7日 。参看〖节气 〗、〖二十四节气〗。
  • 近义词之3:春分
    词语释义:二十四节气之一,在3月20或21日。这一天,南北半球昼夜都一样长。参看664页;、348页;。
  • 近义词之4:清明
    词语释义:清澈明净月夜清明; 清醒明白神志清明; 政治开明,有法度有条理天下清明|生于清明之世; 二十四节气之一。在每年四月四或五、六日,民俗于此日扫墓清明时节雨纷纷。
  • 近义词之5:谷雨
    词语释义:二十四节气之一,在4月19,20或21日。参看〖节气〗、〖二十四节气〗。
  • 近义词之6:立夏
    词语释义:交立夏节气;夏季开始立了夏,把扇架ㄧ~了,天气一天一天地热起来。
  • 近义词之7:小满
    词语释义:二十四节气之一﹐在阳历五月二十﹑二十一或二十二日; 南朝宋齐以治民之官任期三年为小满。
  • 近义词之8:芒种
    词语释义:二十四节气之一,一般在每年6月6日前后。
  • 近义词之9:夏至
    词语释义:二十四节气之一。太阳在黄道上经过90°~105°的一段时间。约157天,为每年6月21日(或22日)至7月7日(或8日)。狭义上指太阳在天球上经过黄经90°的时刻,即6月21日(或22日)。黄道上经90°的点又称夏至点”。此日太阳光几乎直射北回归线,北半球白昼最长。其后太阳光直射位置向南移动,白昼渐短。天文学上规定夏至为北半球夏季的开始。进入夏至,农作物生长旺盛,杂草、病虫害也迅速滋生蔓延,需加强田间管理。
  • 近义词之10:小暑
    词语释义:二十四节气之一﹐在阳历七月六﹑七或八日。
  • 近义词之11:大暑
    词语释义:二十四节气之一,在7月22、23或24日。一般是我国一年中气候最热的时候。参看664页;、348页;。
  • 近义词之12:立秋
    词语释义:交立秋节气;秋季开始立了秋,把扇丢。
  • 近义词之13:处暑
    词语释义:二十四节气之一,在8月22、23或24日。参看664页;、348页;。
  • 近义词之14:白露
    词语释义:二十四节气之一,在9月7、8或9日。参看664页;、348页;。
  • 近义词之15:秋分
    词语释义:二十四节气之一。太阳在黄道上经过180°~195°的一段时间。约153天,为每年9月23日(或24日)至10月8日(或9日)。狭义上指太阳在天球上经过黄经180°与赤道交点(降交点)的时刻,即9月23日(或24日)。这个时刻处于秋季的中点,又称秋分点”。此日太阳光直射赤道,全球昼夜几乎等长。其后太阳光直射位置便向南移,北半球昼短夜长。天文学上规定秋分为北半球秋季开始。黄河以北进行秋收秋种。
  • 近义词之16:寒露
    词语释义:二十四节气之一,在10月7、8或9日。参看664页;、348页;。
  • 近义词之17:霜降
    词语释义:二十四节气之一﹐在公历10月23日或24日。这时中国黄河流域一般出现初霜﹐大部分地区多忙于播种三麦等作物。
  • 近义词之18:立冬
    词语释义:交立冬节气;冬季开始今天~ㄧ立了冬,天气就冷了。
  • 近义词之19:小雪
    词语释义:二十四节气之一﹐相当于阳历11月22日或23日; 少量之雪。
  • 近义词之20:大雪
    词语释义:二十四节气之一﹐在阳历十二月六日﹑七日或八日; 指降雪量大的雪。
  • 近义词之21:冬至
    词语释义:二十四节气之一,在12月21,22或23日。这一天太阳经过冬至点,北半球白天最短,夜间最长。参看〖节气 〗、〖二十四节气 〗。
  • 近义词之22:小寒
    词语释义:二十四节气之一,在1月5、6或7日。参看664页;、348页;。
  • 近义词之23:大寒
    词语释义:二十四节气之一。阳历一月二十日或二十一日﹐一般是我国气候最冷的时候; 酷寒﹐极冷。
  • 近义词之24:春分点
    词语释义:赤道平面和黄道的两个相交点的一个,冬至后,太阳从南向北移动,在春分那天通过这一点。
  • 近义词之25:霜冻
    词语释义:土壤表面植株附近的气温迅速下降到0℃或0℃以下而使植物受到冻害的天气现象。

【立春】的拼音及解释

词语
立春
拼音
lì chūn
解释
交立春节气;春季开始明天~ㄧ立了春,天气就要转暖了。

部分资料来自互联网,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意见,若因此产生任何纠纷作者本人负责,本站亦不为其版权负责! 免责声明:本站非营利性站点,以方便网友为主,仅供学习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