嵩山的近义词大全

  • 近义词之1:喜马拉雅山
  • 近义词之2:武当山
    词语释义:在湖北省西北部。为大巴山分支。西北东南走向,长260多千米。有七十二峰、三十六岩、二十四涧。主峰天柱峰,海拔1612米。为道教名山,宫观众多,有金殿以及紫霄、太和、玉虚、南岩、五龙、遇真六宫和复真、元和二观。为全国重点风景名胜区。
  • 近义词之3:檀香山
  • 近义词之4:崂山
    词语释义:古称劳山或牢山,亦名辅唐山﹑鳌山。在今山东省青岛市崂山县境。东临崂山湾,南濒黄海,景色雄奇灵秀,气候宜人,历来为避暑和游览的胜地。宋元以来,其上多建道观,遂为道教名山。现存有上清宫﹑下清宫﹑太平宫﹑华楼宫等道家建筑。
  • 近义词之5:大小凉山
  • 近义词之6:岐山
    词语释义:山名。在今陕西省岐山县境。上古称"岐"。
  • 近义词之7:瑶山
    词语释义:传说中的仙山; 比喻俊美的仪容,亦喻指仪容俊美的人。
  • 近义词之8:火焰山
    词语释义:传说中的火山; 比喻难关。
  • 近义词之9:盘山
    词语释义:在山上环绕着:~道|~水渠|公路~而上。
  • 近义词之10:古山
  • 近义词之11:鞍山
  • 近义词之12:八宝山
  • 近义词之13:白塔山
  • 近义词之14:长白山
  • 近义词之15:大巴山
  • 近义词之16:大别山
    词语释义:在豫﹑鄂﹑皖三省边境﹐西接桐柏山﹐东延为霍山。长江和淮河的分水岭。拔一千米左右﹐主峰天堂寨在湖北省罗田县东北﹐高1729米。富林﹑矿资源。
  • 近义词之17:大兴安岭
    词语释义:中国东北西南向主要山脉,地势二、三级阶梯的界线。除北端在黑龙江外,斜贯内蒙古东部。拔1100~1500米。最高峰黄岗梁海拔2029米。山顶浑圆。西坡缓,逐渐向内蒙古高原过渡;东坡逐级下降到东北平原。南段为中国内、外流区分界。中国最大的林区。
  • 近义词之18:峨眉山
  • 近义词之19:峨嵋
    词语释义:即峨眉。
  • 近义词之20:峨嵋山
  • 近义词之21:高加索
    词语释义:指黑海、亚速海同里海之间的广阔地区。面积44万平方千米。大高加索山脉自西北向东南横贯中部,为亚、欧两洲分界线的一部分。山脉以北称北高加索,为俄罗斯领土,有著名矿泉疗养区;以南称外高加索,有格鲁吉亚、亚美尼亚、阿塞拜疆三国,富森林及石油、天然气、煤等矿藏。
  • 近义词之22:格登山
  • 近义词之23:花果山
  • 近义词之24:衡山
    词语释义:古称南岳”,中国五岳之一。在湖南省中部。山势雄伟,有七十二峰,以祝融、天柱、芙蓉、紫盖、石廪五峰最著名。主峰祝融峰,海拔1290米。名胜古迹众多,有南岳庙、祝圣寺、方广寺、南台寺、藏经殿、祝融殿等建筑。以祝融峰之高、藏经殿之秀、方广寺之深、水帘洞之奇为南岳四绝”。为全国重点风景名胜区。
  • 近义词之25:华山
    词语释义:古称西岳”,中国五岳之一。在陕西省东部,北临渭河平原。属秦岭东段。主峰亦称太华山,海拔21605米。朝阳(东峰)、落雁(南峰)、莲花(西峰)、云台(北峰)、玉女(中峰)五峰并立,以南峰最高,峻险奇秀。名胜古迹众多,有玉泉院、桃林坪、千尺fde7!百尺峡、南天门、朝元洞、全真崖等。为全国重点风景名胜区。
  • 近义词之26:关山
    词语释义:关口和山岳:~迢递(形容路途遥远)。
  • 近义词之27:黄山
  • 近义词之28:京山
  • 近义词之29:井冈山
    词语释义:在江西省西部,邻接湖南省,跨井冈山市和宁冈、永新、遂川、酃县等地。拔1000米左右。外环高山,中多盆地。风景秀丽,有小井龙潭、茨坪南山、黎坪飞龙洞、五指峰和黄洋界等五大哨口。以茨坪为中心,有大、小、上、下、中五井。1927年毛泽东在此创建了全国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。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和全国重点风景名胜区。
  • 近义词之30:昆仑山
  • 近义词之31:祁连
  • 近义词之32:祁连山
    词语释义:匈奴语意为"天山"。广义的祁连山是甘肃省西部和青海省东北部边境山地的总称。绵延一千公里。狭义的祁连山系指最北的一支。
  • 近义词之33:芦山
  • 近义词之34:庐山
    词语释义:又名匡山”、匡庐”。在江西省九江市南,北滨长江,东临鄱阳湖。主峰汉阳峰,海拔1474米。山中群峰林立,飞瀑流泉,林木苍翠,云海弥漫。有仙人洞、花径、大小天池、三叠泉、含鄱口、五老峰、香炉峰、秀峰、东林寺、庐山温泉等名胜古迹。夏季凉爽,为全国重点风景名胜区和避暑胜地。
  • 近义词之35:吕梁山
  • 近义词之36:平顶山
  • 近义词之37:皮山
  • 近义词之38:秦岭
    词语释义:中国东西向重要山脉,南北地理分界线♂贯陕西省中部,海拔2000~3000米,主峰太白山高达3767米。北坡陡,为断崖;南坡缓。长江水系汉江和黄河水系渭河的分水岭。为亚热带湿润区和暖温带半湿润区的分界。广义的秦岭指西起甘肃,青海边境,东到河南省中部一系列山脉的总称。
  • 近义词之39:琼山
    词语释义:山名。指昆仑山。传说山上产大禾; 山名。在海南省琼山县南; 比喻雪覆之山。
  • 近义词之40:台山
  • 近义词之41:太行
  • 近义词之42:太行山
  • 近义词之43:唐古拉山
  • 近义词之44:天山
    词语释义:山名。(1)一名燕然山﹐即今蒙古人民共和国境内杭爱山脉。北魏太延四年(公元438年)拓跋焘击柔然﹐从浚稽山北向天山﹐即此。(2)唐时称伊州﹑西州以北一带山脉为天山。也称白山﹑折罗漫山。伊州﹑今新疆哈密县;西州﹐今吐鲁番盆地一带。参阅《元和郡县志.伊州》﹑《太平寰宇记.伊州》; 亚洲中部的大山系♂贯中国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中部﹐西端伸入苏联中亚细亚。全长2500公里﹐宽250-300公里﹐为塔里木﹑准噶尔两盆地的分界。系由数列东西向的褶皱断块山组成。
  • 近义词之45:巫峡
  • 近义词之46:乌拉尔
  • 近义词之47:五台山
    词语释义:在山西省东北部。东北、西南走向,长百余千米。因五峰峰顶平坦如台,故名。主峰北台顶(3058米),在五台县东北。山中多佛寺,有佛光寺、南禅寺、菩萨顶、显通寺、塔院寺、殊像寺、南山寺等。为中国四大佛教名山之一,全国重点风景名胜区。
  • 近义词之48:五岳
    词语释义:中国历史上的五大名山。通常指东岳泰山,西岳华山,南岳衡山,北岳恒山,中岳嵩山。一说南岳为霍山。
  • 近义词之49:五指山
  • 近义词之50:西山
  • 近义词之51:巫山
    词语释义:战国宋玉《高唐赋》序"昔者先王尝游高唐,怠而昼寝。梦见一妇人,曰'妾巫山之女也,为高唐之客。闻君游高唐,愿荐枕席。'王因幸之。去而辞曰'妾在巫山之阳,高丘之阻,旦为朝云,暮为行雨,朝朝暮暮,阳台之下。'旦朝视之,如言,故为之立庙,号曰朝云。"后遂用为男女幽会的典实; 山名。在四川﹑湖北两省边境。北与大巴山相连,形如"巫"字,故名。长江穿流其中,形成三峡。
  • 近义词之52:燕山
    词语释义:指自天津市蓟县东南绵延而东直至海滨的燕山山脉; 指燕然山。亦借指边塞; 指战国时筑黄金台招贤的燕昭王; 宋宣和四年改燕京为燕山府◇以指燕京,即今北京市。
  • 近义词之53:珠穆朗玛
  • 近义词之54:英山
  • 近义词之55:中山
    词语释义:中等的山; 山中; 古国名,春秋末年鲜虞人所建,在今河北省定县﹑唐县一带,后为赵所灭。参阅清全祖望《经史问答》卷八; 《周礼.天官.酒正》"三曰清酒"汉郑玄注"清酒,今中山冬酿接夏而成。"晋张华《博物志》卷五"刘元石于中山酒家酤酒,酒家与千日酒饮之,忘言其节度。归至家大醉,不醒数日,而家人不知,以为死也,具棺殓葬之。酒家计千日满,乃忆元石前来酤酒,醉当醒矣。往视之,云'元石亡来三年,已葬。'于是开棺,醉始醒。"后因以"中山"作为美酒的代称; 中山狼的省称; 指明初著名将领徐达。徐死后封中山王。
  • 近义词之56:断层山
  • 近义词之57:夹金山
  • 近义词之58:乐山
    词语释义:爱好山。
  • 近义词之59:马放南山
    词语释义:比喻天下太平,不再用兵。现形容思想麻痹。
  • 近义词之60:恒山
  • 近义词之61:北岳
    词语释义:亦作"北岳"; 即恒山。五岳之一。
  • 近义词之62:珠穆朗玛峰
    词语释义:世界第一高峰。喜马拉雅山脉主峰,在中国和尼泊尔的边界上。尼泊尔称萨迦猜晁”。拔884813米(最新实测为884627米)。典型的断块山,现仍在升高。有巨大冰川,终年积雪。山峰呈巨型金字塔状。世界登山运动热点。中国运动员于1960年首次从北坡登上峰顶。中国境内已建立自然保护区。 【珠穆朗玛峰】世界第一高峰。喜马拉雅山脉主峰,在中国和尼泊尔的边界上。尼泊尔称萨迦猜晁”。拔884813米(最新实测为884627米)。典型的断块山,现仍在升高。有巨大冰川,终年积雪。山峰呈巨型金字塔状。世界登山运动热点。中国运动员于1960年首次从北坡登上峰顶。中国境内已建立自然保护区。
  • 近义词之63:珠峰
    词语释义:世界第一高峰珠穆朗玛峰的简称。
  • 近义词之64:世界屋脊
  • 近义词之65:阿尔卑斯山
  • 近义词之66:阿尔山
  • 近义词之67:阿里山
    词语释义:在台湾省本岛西部、玉山以西。南北走向,长百余千米。主峰大塔山,海拔2663米。森林茂密,有三千年古红桧树,号称神木”。风景以大塔山断崖、塔山云海、祝山观日最为有名。还有三代木、姐妹潭、慈云寺、高山博物馆等胜迹。为台湾游览胜地。
  • 近义词之68:安第斯山
  • 近义词之69:巴山
  • 近义词之70:百花山
  • 近义词之71:保山
    词语释义:旧称保人或媒人。
  • 近义词之72:宝顶山
  • 近义词之73:宝塔山
    词语释义:在陕西省延安市东侧、延河岸边。因山上建有唐代宝塔,故名。塔屡有毁修,现外观为清代风格。塔高44米,八角形,旁有明代铁钟一口。1937年7月1日,党中央机关进驻延安,宝塔成为延安革命圣地的象征。
  • 近义词之74:苍岩山
  • 近义词之75:长梁山
  • 近义词之76:磁山
  • 近义词之77:大朝山
  • 近义词之78:大黄山
  • 近义词之79:大凉山
  • 近义词之80:大青山
  • 近义词之81:大容山
  • 近义词之82:大围山
  • 近义词之83:大屿山
  • 近义词之84:大彰山
  • 近义词之85:斗山
    词语释义:北斗和泰山。比喻德高望重或成就卓越为人们所敬仰的人; 比喻人们对德高望重或成就卓越者的敬仰。
  • 近义词之86:方山
  • 近义词之87:烽火山
  • 近义词之88:伏牛山
  • 近义词之89:釜山
  • 近义词之90:富士山
  • 近义词之91:冈山
  • 近义词之92:贡山
  • 近义词之93:孤山
    词语释义:山名。在浙江杭州西湖中,孤峰独耸,秀丽清幽。宋林逋曾隐居于此,喜种梅养鹤,世称孤山处士。孤山北麓有放鹤亭和梅林。
  • 近义词之94:光山
  • 近义词之95:国会山
  • 近义词之96:鹤山
  • 近义词之97:贺兰山
  • 近义词之98:黑云山
  • 近义词之99:横断山
  • 近义词之100:横路山
  • 近义词之101:横山
  • 近义词之102:洪山
  • 近义词之103:红山
  • 近义词之104:后山
  • 近义词之105:华蓥山
  • 近义词之106:霍山
    词语释义:在山西省霍县东南; 安徽天柱山的别名。在安徽省潜山县『武帝以衡山辽旷﹐移岳祠于天柱山﹐以后俗人呼之为南岳﹐故又名天柱山为霍山; 在今广东省龙川县东北。传说秦时有霍龙避乱隐居于此﹐遇真人给他金液还生丹﹐功成仙去◇人因以霍名山。
  • 近义词之107:积石山
  • 近义词之108:金刚山
    词语释义:在朝鲜半岛太白山脉北段。最高点毗卢峰海拔1638米。山体由花岗岩等构成。奇峰峭壁,清泉飞瀑,林木参天,为著名游览区和疗养地,是朝鲜第一名山。建有许多休养所。
  • 近义词之109:景山
  • 近义词之110:九宫山
  • 近义词之111:九里山
  • 近义词之112:君山
    词语释义:山名。在湖南洞庭湖口,又名湘山。
  • 近义词之113:可可西里山
  • 近义词之114:莱山
  • 近义词之115:蓝山
  • 近义词之116:狼牙山
    词语释义:在河北省易县西部,北临易水。山峰挺拔,形势险要,状如狼牙,故名。1941年抗日战争时,八路军五壮士同日本侵略军在此英勇战斗,最后宁死不屈,砸坏枪支,跳下悬崖。这一壮举,表现了人民军队的高尚品质和中华民族不可征服的英勇气概。解放后建有纪念塔。
  • 近义词之117:老山
    词语释义:深山。
  • 近义词之118:老铁山
  • 近义词之119:雷公山
  • 近义词之120:凉山
  • 近义词之121:梁山
    词语释义:山名。在今陕西省韩城市境; 山名。在今陕西省干县境; 山名。在今山东省东平县境。其上有宋江寨,其下有梁山泊; 山名。在今安徽省和县﹑当涂县两县之间⊥县境者曰西梁山;当涂县境者为东梁山,原名博望山。二山隔江对峙如门阙,故亦名天门山; 山名。在今陕西省南郑县境; 山名。在今四川省剑阁县境。又名剑门山。
  • 近义词之122:灵山
    词语释义:道家指蓬莱山; 指传说中的昆仑山曾城; 借指昆仑山; 印度佛教圣地灵鹫山的简称; 道书所称的福地之一。在今江西省上饶县北; 指有灵应的山; 对山的美称。
  • 近义词之123:六盘山
  • 近义词之124:龙山
  • 近义词之125:鲁山
  • 近义词之126:罗山
  • 近义词之127:马山
  • 近义词之128:猫儿山
  • 近义词之129:茅山
    词语释义:山名。在江苏省句容县东南。原名句曲山。相传有汉茅盈与弟衷固采药修道于此,因改名茅山。
  • 近义词之130:梅花山
  • 近义词之131:梅岭山
  • 近义词之132:梅山
    词语释义:山名。在今浙江省绍兴县境。传说为汉梅福隐处之一; 山名。在今浙江省奉化县境。相传为梅福赏游处; 山名。在今安徽省含山县境。山上多梅,传为曹操行军望梅止渴处; 山名。在今安徽省舒城县境。传说为梅福隐处之一; 山名。在今安徽省东至县境; 山名。在湖南省新化县﹑安化县间。在新化者称上梅山,在安化者称下梅山; 山名。在安徽省金寨县。1956年在这里建成梅山水库; 特指扬州梅花岭。上有明史可法衣冠冢。
  • 近义词之133:眉山
    词语释义:《西京杂记》卷二"文君(卓文君)姣好,眉色如望远山。"后因以"眉山"形容女子秀丽的双眉; 宋代大文学家苏轼的代称。苏为四川眉山人,故称。
  • 近义词之134:密山
    词语释义:古代传说中的山名。《山海经.中山经》"又西七十二里,曰密山。其阳多玉,其阴多铁。" 2.古代传说中的山名。指峚山。
  • 近义词之135:眠山
  • 近义词之136:鸣沙山
    词语释义:在甘肃省敦煌市南。东西长约40千米,南北宽20千米,高数十米。山丘为沙漠覆盖,登山远望,沙丘林立。据史书记载,天气晴朗之时,山有丝竹管弦之音,犹如奏乐,故有沙岭晴鸣”之称。山麓有月牙泉,别有一景。
  • 近义词之137:奈卜特山
  • 近义词之138:南山
    词语释义:指终南山,属秦岭山脉,在今陕西省西安市南; 指祁连山; 指南屏山; 指荆南山,亦名君山﹑铜官山。三国吴孙皓封为南岳,在今江苏宜兴县南,即所谓南山白额虎﹑长桥蛟﹑并周处为三害者; 泛指南面的山; 《诗经》诗篇名。《诗.齐风.南山》; 《诗经》诗篇名。《诗.小雅.南山有台》之简称。
  • 近义词之139:牛头山
  • 近义词之140:跑马山
  • 近义词之141:平山
  • 近义词之142:齐岳山
  • 近义词之143:乞力马扎罗山
  • 近义词之144:铅山
    词语释义:山名。在江西省铅山县西南。旧名桂阳山﹐又名杨梅山。唐﹑五代时产铅﹐故改称"铅山"。
  • 近义词之145:千佛山
  • 近义词之146:桥山
    词语释义:山名。在今陕西省黄陵县西北,相传为黄帝葬处。沮水穿山而过,山状如桥,故名。《史记·五帝本纪》"黄帝崩,葬桥山。"裴髎集解引《皇览》"黄帝冢在上郡桥山。"后因以借指黄帝陵墓或帝王陵墓; 山名。在今河北省涿鹿县东南。上有黄帝和唐尧庙。
  • 近义词之147:桥岩山
  • 近义词之148:乔然山
  • 近义词之149:秦山
  • 近义词之150:清凉山
    词语释义:又称石头山。在江苏省南京市西。战国楚威王灭越,于此置金陵邑。三国吴筑石头城,故又称石城山。山上有清凉寺﹑扫叶楼﹑翠微亭及六朝﹑南唐遗井等古迹。其支脉小仓山即清袁枚随园所在地。参阅清顾祖禹《读史方舆纪要.江南二.江宁府》; 山西省五台山别称。参阅唐澄观《华严经疏钞》。
  • 近义词之151:三清山
  • 近义词之152:三台山
  • 近义词之153:上方山
  • 近义词之154:韶山
  • 近义词之155:圣山
  • 近义词之156:狮子山
  • 近义词之157:石景山
  • 近义词之158:石嘴山
  • 近义词之159:蜀山
    词语释义:蜀地山岳的泛称。
  • 近义词之160:双鸭山
  • 近义词之161:塔山
  • 近义词之162:太白山
  • 近义词之163:通山
  • 近义词之164:桐柏山
  • 近义词之165:铜山
    词语释义:蕴藏﹑出产铜矿的山; 指金钱﹔钱库。
  • 近义词之166:万花山
  • 近义词之167:威虎山
  • 近义词之168:蔚山
  • 近义词之169:乌蒙山
  • 近义词之170:武山
  • 近义词之171:武夷山
  • 近义词之172:伍员山
  • 近义词之173:西峰山
  • 近义词之174:锡山
  • 近义词之175:锡铁山
  • 近义词之176:峡山
  • 近义词之177:香山
  • 近义词之178:象山
  • 近义词之179:萧山
  • 近义词之180:新山
  • 近义词之181:兴山
  • 近义词之182:雪窦山
  • 近义词之183:沂蒙山
  • 近义词之184:宜山
  • 近义词之185:彝山
  • 近义词之186:阴山
    词语释义:山脉名。即今横亘于内蒙古自治区南境﹑东北接连内兴安岭的阴山山脉。山间缺口自古为南北交通孔道; 犹阴间。
  • 近义词之187:玉峰山
  • 近义词之188:圆山
  • 近义词之189:圆通山
  • 近义词之190:月山
  • 近义词之191:云台山
  • 近义词之192:中条山
  • 近义词之193:终南山
    词语释义:在陕西省西安市南。秦岭山峰之一,包括翠华山、圭峰山、南五台等峰。主峰海拔2604米。风景秀丽,有南山湫、金华洞、玉泉洞、日月岩等胜迹。为西安游览胜地。
  • 近义词之194:舟山
  • 近义词之195:资山
  • 近义词之196:紫金山
    词语释义:山名。一称锺山,在江苏省南京市市区东。山有三峰,中峰最高,西峰建有天文台。名胜古迹有中山陵﹑明孝陵﹑灵谷寺等。
  • 近义词之197:宗山
  • 近义词之198:茼山
  • 近义词之199:岐山
    词语释义:山名。在今陕西省岐山县境。上古称"岐"。
  • 近义词之200:岚山
  • 近义词之201:岷山
    词语释义:中国西部高山。在四川北部,向北延入甘肃境内。拔4000~4500米,主峰雪宝顶海拔5 588米。岷江发源地。有冰川分布。富森林资源。中国一级珍稀保护动物大熊猫集中分布区。
  • 近义词之202:梵净山
  • 近义词之203:砀山
  • 近义词之204:稷山
  • 近义词之205:蟒山
  • 近义词之206:麒麟山

【嵩山】的拼音及解释

词语
嵩山
拼音
sōng shān
解释
山名。在河南省登封县北,为五岳之中岳。古称外方﹑太室,又名崇高﹑嵩高。其峰有三东为太室山,中为峻极山,西为少室山。

部分资料来自互联网,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意见,若因此产生任何纠纷作者本人负责,本站亦不为其版权负责! 免责声明:本站非营利性站点,以方便网友为主,仅供学习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