鼓的近义词大全

  • 近义词之1:铜鼓
    词语释义:古代青铜打击乐器。由用作炊具的铜釜发展而成。流行于中国南方一些少数民族居住地区和东南亚一带,以中国出土最多。最早的铜鼓出现于春秋时期。大小不一,最大的直径在100厘米以上,最小的仅10多厘米;重量自数十斤至数百斤不等。
  • 近义词之2:大鼓
    词语释义:曲艺的一个类别。清代形成于北方,一般认为由鼓词衍变而成。一人自击鼓板演唱,另有三弦等乐器伴奏。近代流行各地的大鼓不下二三十种,如京韵大鼓、梅花大鼓、山东大鼓等。通常还把弦子书一类归在大鼓中。各种大鼓的书(曲)目、唱腔等不尽相同。
  • 近义词之3:小鼓
    词语释义:乐器名。民族乐器。为羯皮鼓之变制﹐又称"单皮鼓"﹑"板鼓"。以其发声清脆﹐故俗称"脆鼓"﹑"崩子鼓"。演奏时以单签或双签敲击鼓心﹐为歌唱﹑戏曲和民间吹打乐中点拍节奏之用; 西洋乐器。亦称"小军鼓"﹑"双皮鼓"。演奏时以两根木槌敲击鼓面发音﹐为军乐﹑管弦乐中点拍节奏或和声之用。
  • 近义词之4:腰鼓
    词语释义:膜鸣乐器。鼓框木制,长筒形,两端小而腰较粗,双面蒙皮。用时以绸布带系腰间,双手各执鼓槌交替击鼓,同时伴以舞蹈。
  • 近义词之5:太平鼓
    词语释义:打击乐器,舞蹈时用,在一个带柄的铁圈上蒙上羊皮,用细长的鼓槌敲打,柄的头上有十多个大小铁环,打鼓时同时发出声响;民间舞蹈,多为女子表演,一边敲鼓,一边跳舞并演唱。
  • 近义词之6:渔鼓
    词语释义:打击乐器,在长竹筒的一头蒙上薄皮,用手敲打。是演唱道情的主要伴奏乐器;指道情,因用渔鼓伴奏而得名;也作鱼鼓。
  • 近义词之7:羯鼓
  • 近义词之8:板鼓
    词语释义:打击乐器,一面蒙牛皮,鼓框内膛呈喇叭形,上口径约一寸,发音脆亮,是戏曲乐队中的指挥乐器。
  • 近义词之9:定音鼓
    词语释义:打击乐器,形状像锅,用铜制成,在开口的一面蒙皮,装有螺旋,能松紧鼓面来调整音高。主要用于交响乐队。
  • 近义词之10:简板
    词语释义:打击乐器,用两片一尺多长的木板或竹板制成。用作戏曲或道情的伴奏。
  • 近义词之11:呱嗒板儿
    词语释义:演唱快板儿等打拍子用的器具,由两块大竹板或若干块小竹板用绳连接而成; 〈书〉趿拉板儿(tā·labǎnr)。
  • 近义词之12:木鱼
    词语释义:体鸣乐器。木制。通常为团鱼状,中空,张口,以利共鸣。用小木槌击奏。原为佛教法器,用于礼佛或诵经◇用于民族器乐演奏。
  • 近义词之13:梆子
    词语释义:打更用的器具,空心,用竹子或木头制成; 打击乐器,用两根长短不同的枣木制成,多用于梆子腔的伴奏; 梆子腔。
  • 近义词之14:铙钹
    词语释义:大型的钹。
  • 近义词之15:钹
  • 近义词之16:镲
  • 近义词之17:锣
  • 近义词之18:长鼓
    词语释义:朝鲜族打击乐器,圆筒形,中间细而实,两端粗而中空,用绳绷皮做鼓面;瑶族打击乐器,长筒形,腰细而实。
  • 近义词之19:花鼓
    词语释义:一种民间舞蹈,一般由男女两人对舞,一人敲小锣,一人打小鼓,边敲打,边歌舞。
  • 近义词之20:铁片大鼓
    词语释义:曲艺大鼓的一种。表演者左手打铁绰板(月牙形的铁片)﹐右手打鼓。也叫铁板大鼓。
  • 近义词之21:石鼓
    词语释义:东周初秦国刻石。形略像鼓,共有十个,上刻籀文四言诗,现存北京故宫博物院; 鼓形大石。
  • 近义词之22:鱼鼓
    词语释义:亦作"鱼鼓"; 鱼形木鼓。寺院中击之以报时; 一种竹制打击乐器。详"鱼鼓简子"。
  • 近义词之23:钟鼓
    词语释义:亦作"钟鼓"; 钟和鼓。古代礼乐器; 借指音乐; 指权贵人家的音乐。代指富贵。
  • 近义词之24:木鼓
  • 近义词之25:暮鼓
    词语释义:鼓楼晩间报时的鼓声。
  • 近义词之26:地花鼓
  • 近义词之27:共鸣板
  • 近义词之28:音叉
    词语释义:用钢材制成的发声仪器。形状像叉子,用小木槌敲打发出声音。音叉的长短厚薄不同,能产生各种音高的声音,可以用来调整乐器和帮助歌唱者定出音高。
  • 近义词之29:黄钟大吕
    词语释义:黄钟:我国古代音韵十二律中六种阳律的第一律。大吕:六种阴律的第四律。形容音乐或言辞庄严、正大、高妙、和谐。
  • 近义词之30:镛
  • 近义词之31:石磬
    词语释义:一种石制的打击乐器; 一种石制的耕具。

【鼓】的拼音及解释

词语
拼音

部分资料来自互联网,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意见,若因此产生任何纠纷作者本人负责,本站亦不为其版权负责! 免责声明:本站非营利性站点,以方便网友为主,仅供学习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