众议长的近义词大全
- 近义词之1:乘务长
- 近义词之2:车长
- 近义词之3:队长
- 近义词之4:二副词语释义:轮船上船员的职务名称,职位次于大副。参看〖大副 〗。
- 近义词之5:观察员词语释义:观察并报告情况的人员;特指一个国家派遣的列席国际会议的外交代表,依照国际惯例,观察员只有发言权,没有表决权。
- 近义词之6:国务卿词语释义:民国初年协助大总统处理国务的人;美国国务院的领导人,由总统任命。
- 近义词之7:国务委员词语释义:我国国务院组成人员,相当于副总理。
- 近义词之8:官差词语释义:官府的公务:出~;官府的差役。
- 近义词之9:三副词语释义:指三种毛笔,即栗尾﹑枣核﹑散卓; 船员的职务名称。次于二副,一般掌管航用仪器﹑图书等,航行时轮流值班驾驶。
- 近义词之10:议长词语释义:代表议会﹐主持议事的主要负责人。在资本主义国家﹐凡采用两院制议会的﹐下议院议长大多由多数党提名﹐经全院选举产生﹐或由参加议会的各政党领袖协商确定。上议院议长有的由国家元首直接任命﹐有的由特定的政府高级官员兼任﹐有的则由选举产生。有的国家宪法规定﹐在国家元首因故不能视事或死亡时﹐议长可代行总统职权。
- 近义词之11:议员词语释义:在议会中有正式代表资格﹑享有表决权的成员。
- 近义词之12:支书词语释义:支部书记的简称。
- 近义词之13:中队长
- 近义词之14:总管词语释义:武官名『末南北朝以都督统州之军事,并总揽或与刺史治州之政事。北周始改此称。隋代至唐代初在各州设总管,边镇和大州设大总管,均系地方军政长官,后又恢复都督称,但统兵出征之将帅仍为总管。北宋时总管仍系地方军政长官,分别由节度使、知府、知州兼任。辽金元时总管兼管军民。清代时在东三省、新疆及围场设总管,为率军驻防之长官。
- 近义词之15:总领事词语释义:由一国政府派驻外国某一城市或地区的外交官员称领事,最高级的领事称总领事。
【众议长】的拼音及解释
词语
众议长
拼音
zhòng yì zhǎng
部分资料来自互联网,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意见,若因此产生任何纠纷作者本人负责,本站亦不为其版权负责! 免责声明:本站非营利性站点,以方便网友为主,仅供学习。